OA办公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轮换图
  • 首页轮换图
  • 首页轮换图
  • 首页轮换图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资料下载 > 规划咨询

资料下载

180_65px;
180_65px;
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

来源: 编辑: 更新于:2017-3-30 阅读:

第五节   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

创新区域合作机制,加强区域间、全流域的协调协作。完善对口支援制度和措施,通过发展飞地经济、共建园区等合作平台,建立互利共赢、共同发展的互助机制。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、资源开发补偿等区际利益平衡机制。鼓励国家级新区、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平台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创新。 

第三十八章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

坚持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、区域一体,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,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,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,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。 

第一节  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

积极稳妥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,降低主城区人口密度。重点疏解高耗能高耗水企业、区域性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、部分教育医疗和培训机构、部分行政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。高水平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。规划建设集中承载地和微中心 

第二节   优化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

构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。优化产业布局,推进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。北京重点发展知识经济、服务经济、绿色经济,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。天津优化发展先进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,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。河北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,重点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、新型工业化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。 

第三节   构建一体化现代交通网络

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,强化干线铁路建设,加快建设城际铁路、市域(郊)铁路并逐步成网,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开行城际、市域(郊)列车,客运专线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。完善高速公路网络,提升国省干线技术等级。构建分工协作的港口群,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,建立海事统筹监管新模式。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,构建航空运输协作机制。 

第四节   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

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、预警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,削减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。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,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气化工程,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%以上。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,联合开展河流、湖泊、海域污染治理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,实施分区管理,建设永定河等生态廊道。加大京津保地区营造林和白洋淀、衡水湖等湖泊湿地恢复力度,共建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、燕山-太行山生态涵养区。 

第五节  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

上篇:

下篇:

------ 国家部委 ------
------ 省直部门 ------
------ 市州部门 ------
------ 县区部门 ------
------ 其他 ------
80_80px;

版权所有:中睿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0467号 copyright©2017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916号
电话:0931-8104536 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静宁路353号保利大厦B座18楼
建议使用IE7.0以上浏览器版本 1024*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以获取最佳效果